邮箱登陆
立即登陆

第七届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交流会顺利召开

2025-08-26 分享

第七届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交流会于近日在乌鲁木齐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深入探讨大气光学特性与光传输物理在激光技术、大气探测及光学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并交流现代自适应光学技术在空间探测、天文观测、生物医学和光通信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会议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南湖之光实验室、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自适应光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激光与高功率微波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光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光学系统先进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特高发疾病光学精准诊疗与检测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承办。

会议期间,来自光电技术研究所及自适应光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与研究生通过特邀报告、快闪报告和墙报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多项研究成果。自适应光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饶长辉研究员在大会主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该所在自适应光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在“激光大气传输与控制”专题环节,李枫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分布式孔径光纤激光相控阵技术若干研究进展》的报告。在“自适应光学技术与系统”部分,郭友明研究员详细汇报了面向暗弱目标的天文高分辨成像关键技术研究;金睿焱副研究员则介绍了面向智能化需求的新型波前处理机及其国产化进展。针对自适应光学在激光传输与空间光学中的应用,赵旺青年研究员和陈莫副研究员分别作了《自适应光学在近地激光传输校正中的研究进展》和《空间自适应光学相机技术及其进展》的报告。此外,雷涛研究员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成像”专题中,分享了其团队在复杂场景下动态目标智能图像处理算法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成果。

从会议报告内容可见,自适应光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激光传输、空间光学等多个重要领域,覆盖从理论探索到硬件实现的全技术链条。本次会议也充分展现了光电所青年科研人员的活力与创新能力。


微信